电话:010-60531612
邮箱:teskey@126.com
深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重大课题的研究
2025-01-15 浏览次数:02024年11月21日,《国家治理》杂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题为《聚焦主责主业 打造大刊名刊》的主题发言(已刊发于《国家治理》2024年第23期)。座谈会上,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展开深入研讨。由于版面所限,本期杂志刊发部分专家发言,发表内容有所删减。
不断为提高国家治理水平作贡献
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忠杰
十年前,即2014年的6月26日,我参加了人民论坛杂志社举办的《国家治理》创刊仪式暨首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并作了一个发言。十年过去后,今天又参加《国家治理》创刊十周年的座谈会,很有感慨。
十年前,我在发言中肯定,创办《国家治理》很有远见。早在2009年,人民论坛就创办了中国县域治理网。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人民论坛一马当先,于2014年6月创办了《国家治理》这一刊物。到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审议通过重要决定,对国家治理问题作出全面研究和部署。今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由此可见,《国家治理》的创办和定位,与党和国家的任务、目标、工作高度契合。加强国家治理问题的研究,符合党和国家的需要,是应时而生、顺势而为的重要举措。
十年来,杂志办得怎么样呢?应该说,是办得好的。人民论坛杂志社旗下三刊《人民论坛》《国家治理》和《学术前沿》,各有分工和侧重,又有共同的风格和优点。在人民日报社编委会领导下,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开展了不少活动,《国家治理》发表了很多有质量的文章。其特点和优点,有以下四点:
一是紧紧围绕大局,及时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政策、新主张展开研究,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对策性建议。许多文章和观点得到中央的重视和认可。
二是始终突出主题,不断拓展对国家治理的研究和认识。《国家治理》杂志文章聚焦“治理”主题,既有国家治理,也有社会治理;既有细分领域治理,也有地方基层治理;既有宏观谋划,也有微观课题;既有理论研究,也有案例分析。主题集中,特色鲜明,成为国家治理研究的一个主要平台和领军旗手。
三是密切关注现实,及时抓住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深入研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国家治理》杂志特别善于发现基层治理中的新典型、新案例、新经验,深入考察调研,总结提升,宣传推广,把理论与实践比较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四是稳妥掌握分寸,正确处理理论与学术、宣传与探讨、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杂志选题和所发文章,始终与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符合政治要求,但又有一定的新意,有的还具有一定的前沿性。既敢于研究别人不敢碰的问题,又严守红线和底线,把守正与创新的度把握得比较好。
十年辛苦不寻常,面向未来路更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面临很多艰巨任务,需要我们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努力。在新形势下,除了注意大家熟悉的很多问题外,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牢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努力提高辨别是非对错的水平。从当今国际国内的现实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无论什么治理,都首先要从这个原点性的问题出发。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能够辨别起码的是非对错,个人才能行稳致远,国家才能科学决策,社会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无论个人还是国家、社会,都要首先从辨明和界定起码的是非对错开始。
第二,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尊重人民群众对治理的愿望和诉求。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治理会有很大差别,甚至有本质的不同,关键就在于“谁是主体”。我们党明确提出了人民主体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又强调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各级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依靠人民治理,为人民而治理,不能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增加人民群众的麻烦。必须切实通过科学的治理,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第三,大力提高良法善治的水平。任何国家都有治理,但必须是善治;任何治理都要有法律,但必须是良法。中国的法治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按照依法治国的初心,必须保证所有的治理措施和行为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节和缓和社会的各种矛盾。既要提高法律的“良”度,也要提高治理的“善”度,也就是提高科学化、人性化程度。既合法、也合理,既合规、也合情。立足于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只有这样的良法善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四,正确处理动力活力与秩序稳定的关系。社会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动力、活力,又需要秩序、稳定,两者不可偏废。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社会治理,都要尽可能达到这种平衡状态。没有动力和活力,社会就会僵化,不能前进;没有秩序和稳定,社会就会乱套,人民就不得安宁。要在确保社会充满动力、活力的同时,又确保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不能把社会治“乱”了,也不能把社会治“死”了。
以上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层面科学把握,妥善处理,也需要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提供建议。《国家治理》杂志在新征程上应该有所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
国家治理研究要回答“两个为什么”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李君如
历史告诉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要完成的时代使命。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和执政党建设等方面遇到的时代课题,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这个总目标,十年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继续坚持这个总目标,并且强调要在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常鲜明的语言宣示“改革开放再出发”,并且强调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很大程度上我们要啃的“硬骨头”和要涉足的“险滩”就是“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扭住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这条主线不放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依然坚持这条主线不变。在实践中,这十年围绕“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从制度建设、法治建设、机构改革,做了很多大文章,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什么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什么要始终扭住“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不放松。我们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这个问题讲深讲透,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强调“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的时候,提出“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现在,我们党将“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和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联系在一起提出来,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回答为什么这样提出来,也是理论工作者的任务。
在回答这“两个为什么”时,有一个基础性问题也要回答。“治理”这个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在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1989年,世界银行在描述非洲情况时,首次提出“治理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后,“治理”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强调的是怎么通过政府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来协调和缓和社会矛盾。实践告诉我们,西方的治理理论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的经验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这三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才是中国有效的治理之道。
我们要高度重视自己创造的国家治理经验。举个例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视察。他在上海杨浦滨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上海虹桥街道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总书记这次上海之行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我们中国的治理之道。我们在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创造性探索和创新性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这一中国式民主中,人民群众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在国家治理、经济和文化治理、社会治理各个层面都能够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地参与。因此,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必须充分重视我们创造的好经验,形成我们自己的国家治理理论。
希望《国家治理》杂志能够在十年创刊办刊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回答好这“两个为什么”作出新的贡献。
加强对国家治理的学理化和体系化研究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文显
《国家治理》杂志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一时间创办的,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形势需要,填补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国内以“治理”为主题的杂志中,《国家治理》杂志独树一帜,站位很高,围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表了很多非常有见地的好文章和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现在在国家治理研究方面,我们应该在学理化和体系化层面着力。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下面围绕这一点,结合我这几年的研究和翻阅《国家治理》杂志过程中看到的一些情况,提出三点建议。
一个是加强国家治理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制度和治理理论研究,为建构中国自主的国家治理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二是加强国家治理研究与国家制度研究的有机衔接。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治国理政关键是制度。二者结合才能推进国家制度的优势和国家治理的优势相结合,推进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是建议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概念和治理思想的研究,并赋予其时代精神。一讲到“治理”,大家都以为是一个外来语。我在《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书中从先秦到清末梳理得比较清晰。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这些春秋战国的思想家就广泛论及国家治理,然而我们挖掘得还不够。《国家治理》杂志可开设专栏,专门就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治理概念、治理理论、治理制度等进行深入考察和阐释。中国古代虽还没有形成关于国家治理的学术体系,也没有完整表达科学概念,但是治理的概念、理念、思想,是古已有之的,我们今天仍可以从中汲取智慧。
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冯仕政
社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工作,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社会工作取得重要成就。2023年3月,根据《党和国家领导机构改革方案》,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正式组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2024年11月5日至6日,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加强体系化、学理化理论阐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把握“社会”与“社会工作”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这些精彩的论述为我们理解“社会”和“社会工作”奠定了基础。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就是人与人的交往不断累积的产物。而人与人的交往,不外乎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初级形态的连结,二是高级形态的团结。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与他人发生各种生理的、物理的、心理的接触和感应,这就是连结。
社会工作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基本任务就是要化解连结与团结的张力,切实将“每个人的解放”作为“一切人解放的条件”,最终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工作的追求与社会主义的理想是完全一致的,即消除剥削和压迫、克服私有制所造成的局限和异化,砸碎一切枷锁,实现人与人的大连结和大团结。
结合中华文明智慧,科学而可感地阐发新时代社会工作的宏旨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深刻揭示了“社会”和“社会工作”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自觉结合中华文明智慧,则有助于更加清晰、更加亲切地阐发新时代社会工作的宏旨。
在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望更加强烈,内容更加丰富。温饱和小康生活的实现,高度依赖于物质财富的丰裕,因此社会工作重点是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即解决物质财富的匮乏;而美好生活的实现则不同,它高度依赖于社会关系的和谐,因此社会工作重点是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核心是“富”;人与人的关系,核心是“仁”。当前我们在社会治理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怎样处理好“求富”与“求仁”的关系。要着力促进“富”与“仁”良好的互动共生和迭代递推。相应地,在着力推进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着眼构建大连结和大团结,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工作
当前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内在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工作,着力构建贯通全社会、整合各阶层的大连结和大团结。所谓加强和创新社会工作,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新”,即新定位、新内容、新手法。
首先是新定位,即要把社会工作放在新的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
其次是新内容,即社会工作的重心要从面向“小社会”的“小社会工作”转向面向“大社会”的“大社会工作”。“大社会”是包含所有人群和阶层在内的整个生产和生活系统。下一步,社会工作在做好“小社会工作”同时,要进一步扩展到“大社会工作”,即把社会的各个板块、人群、阶层等,更好地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更流畅、更完整的社会系统。
三是新手法,即社会工作要增加社会参与。以往在社会工作中,“社会”常常只是一个等待被服务的对象,是一个个相互孤立的、静止的点,群众的参与度不足。“靠社会”,就是要让群众更多地参与社会工作,把“社会”从一个个等待被服务的对象、一个静止孤立的点,变成一个能动的、活跃的主体和一个动态的、纵横交错的过程。
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处理富与仁的关系,需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积极培养群众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
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社会工作上,首先要关心群众、热爱群众、接近群众,放下身段,主动与群众建立连结。只有建立起实实在在的连结,后续的团结才有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尊重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各种连结,善于发现群众自发的社会连结中蕴含的价值和意愿、活力和创造、苗头和趋势,如此方能有效地集中群众智慧、加深群众信任。再次是因势制宜、见机而作,用群众可感可学的案例不断引导和教育群众向上向善,通过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最终形成既有原则又有包容、既有目标也有动能的团结。
在国家治理研究中发挥引领作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燕继荣
新时代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政府政策、政治理论及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家治理》杂志一直在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宣传。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而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理论研究阐释方面,学术界和思想界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人民日报社创办了《国家治理》,预计未来,类似的刊物还会更多涌现。从研究机构来看,北京大学率先成立了国家治理研究院,随后其他高校也纷纷跟进。在学术论坛方面,北京大学举办了“国家治理论坛”、“治理现代化论坛”,并与复旦大学连续多年合办“国家治理深度论坛”。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也取得了重要的新进展,教育部公布的学科名录中已将“国家治理”列为“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我最近在研究“从发展型改革到治理型改革”这一议题。发展型改革注重解放生产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现代化转型;治理型改革注重提升治理能力,规范政府及其他管理主体的行为,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当前我们强调的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追求一种可治理的发展。
新时代面临新的挑战。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重要变化等,我们不仅需要围绕国家重大政策、发展战略进行学术解读,还需要围绕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如产权保障、国有经济改革、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等进行学术研究和探索。《国家治理》杂志未来可以围绕发展与治理两大主题,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在国家治理研究中发挥引领作用。
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家成长
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田 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企业家群体和企业家精神,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与民营企业家座谈交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国家治理》杂志来说,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要继续深入挖掘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打造理论宣传高地
到底什么是企业家精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举一个例子,有学者曾对中外20多位超级创业者,即超级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进行访谈,并总结出20多个创业者的特质。有些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正面特质,比如年轻的、进取的、充满想象力的、有好奇心的、专注产品的、自我驱动的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优点;有些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对个体的定位,即相对中性的描述,比如出身贫寒,超级创业者里基本没有“官二代”“富二代”,还比如孤僻的、非传统的、不好相处的等。这要求我们辨证地看待这些特质。换句话说,可以多角度考虑,这些超级创业者为什么能够实现从0到1,成为超级创业者。
所以,深入理解企业家精神、包容企业家,这是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的重点。弘扬企业家精神,我们需要全面理解企业家,知道企业家需要什么,企业家精神的培养需要什么。
深入探讨企业家的真实需求,营造良性市场竞争环境
对于企业家来说,政府的“硬支持”,如给项目、给资金、给政策,当然是他们需要的,但他们还需要更多的“软支持”。
所谓“软支持”,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尊重,二是对于营商环境的保护。企业家的成长需要公平、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培养企业家精神,要给民营企业家足够的“软支持”,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良好的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对于这一现实问题,国家进一步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及时的,要有效落实、执行到位。《国家治理》杂志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通过理论文章、案例分析等进行研究讨论。
讲好企业家故事,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企业家共同成长
建议《国家治理》杂志可以通过生动、真实、感人的故事来展示企业家在创业创新、转型升级、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和精神面貌,帮助读者更多、更全面地理解、尊重企业家群体,认同企业家群体。
《国家治理》杂志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可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为企业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比如举办企业家论坛、研讨会、沙龙等等,邀请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家汇聚一堂,分享经验、交流思想,发掘更多的合作机会、发展潜力,在碰撞中凝聚共识,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扩大开放、对外交流,永远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现在的外部环境比较复杂,一些国家实施“小院高墙”政策,对我国发起各种各样的打压,发动贸易战、人才战、科技战、金融战等。对此,我们尤其要重视媒体的国际交流,《国家治理》杂志应充分利用好国际化全媒体传播平台的优势,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加强与国际媒体、企业组织的交流和合作,讲好中国企业家故事,传播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独特魅力。通过国际合作项目、联合报道、学术交流等形式展现中国企业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贡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